CNHUPO 创新奖(CNHUPO Innovation Award)候选人公示 2025.9.22

CNHUPO 创新奖(CNHUPO Innovation Award)候选人公示 2025.9.22

为表彰在中国蛋白质组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学者和科研工作者,π-HuB&CNHUPO大会特设立创新奖(CNHUPO InnovationAward)。经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团队(含个人)推荐提名,最终确定2名科学家为本届“CNHUPO创新奖”候选人。现将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CNHUPO创新奖候选对象

 

1,叶明亮

提名理由:

发展以蛋白质局部稳定性为中心的配体靶标鉴定方法

 

候选人简介:

叶明亮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侧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析和药物靶标鉴定方法研究,在Nat. Methods,Nat. Chem. Biol., PNAS等SCI期刊上发表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1.6万次。先后主持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创新方法等项目。在配体靶蛋白质鉴定方法方面,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LSA方法。该方法无需对配体进行化学改性,具有广谱适用性,能实现代谢物、药物、环境污染物等多种配体的结合蛋白及结合区域的鉴定。

 

2, 徐平

提名理由: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测序级酶学体系

 

候选人简介:

徐平博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研究员、博导,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973首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理事( 2016-2018)、亚太人类蛋白质组组织(AOHUPO)副主席、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委会主委、中国毒理学会毒理组学专委会主委。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翻译后修饰及蛋白质组学毒理学替代法研究,提出细胞分层响应化学物质刺激新理论,突破教科书中细胞启动转录、翻译,应对外界刺激的长调控回路,首次发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激活底物蛋白,快速响应外界刺激的短调控回路;建立低剂量化学物质刺激生物学效应超灵敏检测技术,解决极低浓度化学物质暴露细胞效应诊断难的核心难题;开创基于从头测序、泛素链绝对定量和假阳性排除技术结合的泛素化宏观和微观不均一性分析技术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定量细胞泛素链组成,发现 K11 泛素链引导蛋白质降解新通路和基因开关等新机制, 在 Cell 发表后被评为“ Chain gang”。 在 Cell、 Mol Cell 等发表 SCI 论文 160 余篇,他引 10000 余次,单篇最高他引 1470 余次;合作主编《植物蛋白质组学》 等专著 2 部,参编 4 部;授权发明专利 60余项,产品化成果 10 个,上市基因工程国家新药 1 个。是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蛋白质稳态调控的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荣获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8)、 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6)、国家经贸委优秀技术创新项目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创业奖二等奖(1)、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等。

 

公示期为2025年9月22日-9月28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出具加盖公章或亲笔签名的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大会秘书处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无正当理由、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王老师、李老师

电话: 010-61777004

邮箱:cnhupoproteomics@gmail.com